而且这仅是城乡间的名义差别,如果再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对农村居民来说可望而不可及的各种实物补贴,如公费医疗、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济等计算在内,城乡的实际差别更大。
可是存银行不仅收益更低,并且在国外,银行破产的可能性远高于政府破产的可能性,还不如买国债,赵庆明说。中国的企业和个人出口商品或劳务,挣回美元等外汇,然后将这些外汇的一部分或全部卖给银行获得人民币。
央行通过购买外汇发行纸币,虽然纸币的印刷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但由于纸币的内在价值相当于与其币值等值的外汇,因而不存在铸币税。比如,截至今年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1975亿美元,相应的央行负债为22.6万亿元,也就是说,近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央行用22.6万亿元人民币‘买来的。央行买入外汇形成储备,必须投放等值的人民币(称为外汇占款),因此,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也意味着央行被动投放的人民币在高速增加,如果不能及时完全对冲、回收,就会向市场注入过多的流动性,加大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风险。外汇储备究竟是谁的钱?外汇储备是央行的钱,也代表国民财富,不能理解成一般意义上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不能无偿使用出口创汇——对这个前些年热火朝天的口号,许多人至今仍记忆犹新。2009年4月,突破2万亿美元。
这里错用了铸币税的概念,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坦言,在金、银本位等商品货币制度下,货币币值与其内在价值之差就是铸币税。比如,我国外汇储备现状是藏汇于国,与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相比,企业和居民的外汇存款仅2500亿美元左右,绝大部分外汇资产在政府手里。之后恩道尔改学政治学,1966年从普林斯顿毕业。
现在我们看到中东、俄罗斯都和中国有石油贸易往来,他们都通过油轮或者其他的方式卖很多的石油给中国,而且中国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是一直在增长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保证自己的石油安全,如果其他的国家,尤其是跟中国有石油输送关系的国家有政变的话,对中国的石油贸易就很危险了,利比亚的例子就是证明。恩道尔认为,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能源,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具有特别意义。比如美国和英国仍然控制着石油的体系,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是这样。石油价格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跟供需是没有关系的。
我觉得其实在石油战争当中,过去100年的石油战争没有胜利者,因为它给全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尤其是对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之一的中国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大好消息。
威廉·恩道尔1944年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瑞典移民后代,母亲是一名音乐教师。他第一次接触到美国巨富家庭的子弟,他班上有杜邦家族的子弟、也有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弟。尤其中国国土上地质构造活跃,非常有机会发现大的油田。他坚持说,石油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
主要是华尔街的那些跟石油期货有关的公司有关,掌握控制权的一直是一小撮美英石油公司——曾被称作‘石油七姊妹,如今合并为四家:埃克森美孚、雪佛龙、BP、壳牌。他认为,目前为实现对整个伊斯兰世界石油资源的军事控制,美国制定了大中东计划,这一计划西起摩洛哥,横跨利比亚、埃及、苏丹、波斯湾,东至阿富汗、巴基斯坦。五岁那年他患了小儿麻痹症,不得不常年依靠轮椅生活。尽管很难解释,但这并不是一个厄运,而是上天给我的巨大的恩赐。
他试图颠覆我们以往的某些认知。他经过大量调查和接触许多乌克兰的科学家,发现目前俄罗斯的石油无机说,即石油生成于地幔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一理论,之所以被传统石油地质学驳斥为异想天开,就是那些坚持石油有机说学说的美英的石油利益集团,制造了一个稀缺理论来控制市场的阴谋。
当时美国正处于巨大的思潮转换,越战正在进行中,同许多人一样,恩道尔开始意识到美国精英们指引的方向的错误,于是他选择去波士顿参加扶贫工作,目睹了生存在贫民窟的人们的煎熬。伟鸿看点:倔强的恩道尔微笑着婉言拒绝别人的帮助,自己调正轮椅的位置,对每一个问题都要仔细聆听后才做出耐心回答……这是威廉·恩道尔先生第二次来到《对话》栏目,这一次,他带来了《石油战争》的续作《石油大棋局》。
这种机制抛开了传统的石油供需法则,可以在关键时期控制石油价格,为他们利用石油发动经济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石油枯竭是被刻意创造出的神话石油枯竭这个说法,是被刻意制造出来的一个神话。石油变成控制经济发展速度的工具了。他坚定地认为,石油稀缺甚至会枯竭的理论,是美英石油利益集团制造出来以控制市场的阴谋。我太了解美国精英集团的心态,他们的心灵并不美丽。他就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
然后离开美国到瑞典攻读博士生,在那里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学生,研读了《资本论》,这段经历为他打开了全新的视角。我在普林斯顿的经历令我非常震惊,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体验到美国这部分阶层的人格道德堕落,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对不属于自己圈子的人完全麻木。
在这个神话之下,石油将要用完的这个说法就把石油价格推高了。虽然业界对于有机和无机说一直交锋不断,但都是作为两种学说并立。
我认为基辛格当年说得很对:只要你能控制石油,你就能控制所有的国家。石油战争没有赢家一旦摘下西方石油有机说的假面具,石油的价格就会像当初的香料一样,难以继续维持高价位。
比如2008年7月份,世界的石油价格达到了每桶170美元,这有道理吗?这跟石油的供需有关系吗?没有。如果石油源自生物遗骸是个天大的谎言,如果石油枯竭论是个天大的阴谋,如果地球上石油的蕴藏很可能取之不竭,那么未来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恩道尔的石油无机论完全颠覆了之前人们对于石油的认知,在和中国专家妙趣横生的辩论中,虽然自己也知道是99:1的几率,但是这位倔强的经济学家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对运用新理论发现当今世界具有大量油气储藏很有信心。完成学业以后,他回到美国作为自由撰稿人开始了研究和思考的生涯,上世纪80年代恩道尔移居德国,以一个身居海外的美国人视角审视美国的政策,从事对世界石油、能源、核能金融和地缘政治的一些重大课题研究。其实无论是两年前恩道尔认为石油价格的变动完全来自于少数人在期货市场的炒作,还是今天他认为的石油真的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这些都体现了一个独立经济学家、一个学者对这个世界的认真思考和解读。
这段经历对我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如恩道尔所说,中国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石油市场和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所以我们不应拒绝尝试任何一种可能。
在短期来说,也许这些人会认为自己得到好处了,但长远来说,我觉得所有人都会从中受苦、受难的。恩道尔认为正是这个原因使他看到了常人不能看见、不愿看见的优势。
对此观点,中国石化出版社总编邓敦夏认为,石油的有机论和无机论都是俄罗斯学界在18世纪和19世纪中叶提出的。当今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安全危机,这是在过去不曾出现的情况。
北京大学教授曹和平则认为,石油有机论虽然是一个自然科学结论,但是它可以在市场上造成预期行为,造成价格的翻跟头行为,所以一些人希望石油的生产被屏蔽掉,然后制造石油供应的一种紧张的情绪来操纵市场推升油价,获得更多的利益。1962年,恩道尔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工程学。现在,这几个国家几家大的石油公司、大的油田服务公司、几家大的银行就控制了全世界的能源格局了。石油并非源自恐龙遗骸,而是地球深处的无机物质,并且远未达到峰值。
进入专题: 石油峰值 石油阴谋论 。上世纪80年代末,一种新的金融工具‘石油期货大行其道,开启了美英合伙控制石油的新套路。
恩道尔这样论证自己的观点。自从2001年的‘9·11事件以来,已经发生的一系列跟石油有关的战争,这些战争实际上不是针对塔利班或者基地组织,是那些石油帝国为达到控制世界石油的目的,觊觎中东等国储量丰富的石油,一步步通过外交、经济、战争等手段达到在这些国家驻军、将其据为己有的目的
但是,他并没有常见的担忧与悲观,而是对欧美经济很有信心。其中主要的因素是房地产、土地财政。
矽谷裁員潮延伸成為減薪潮,繼英特爾執行長減薪25%,記憶體大廠美光最新也宣布,高階主管包括CEO砍薪最高20%,並暫停發放獎金,削減支出因應市況,受到景氣低迷影響的還有雅虎,周四宣布將裁員20%以上。
牛奶巧克力是可可塊加入牛奶製成。
美國一對夫妻1月初到奧克拉荷馬州的一間星巴克買咖啡,刷卡結帳時選了「不付小費」的選項,卻被收了台幣約13.4萬元的天價小費。
目前薑黃種類至少有20多種,薑黃根莖切面呈現橙黃色的稱為「黃薑黃」,斷面呈橘紅色的為「紅薑黃」。
此外,從4月1日起,在學校教育活動中基本原則是「不要求戴口罩」,「不應強迫學生佩戴和摘除口罩,以便尊重學生、家長和監護人的獨立判斷」
土耳其的重災區卡赫拉曼馬拉什,一名小女孩在瓦礫堆中受困超過110小時,奇蹟生還。